万物皆可剪一把剪刀打开鄂州宝藏

一把剪刀、一把刻刀,从清代光绪年间,鄂州就有了雕花剪纸这种传统民间装饰艺术的记载,一片“花样子”,是每家都曾有过的拖鞋花、背心花、扣带花的模样。

43岁的杨登纯,与这把剪刀的缘分也已结了近三十年,作为华容区段店中学一名普通的老师,他还有着另一重身份——雕花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而与许多非遗传承不同的是,他这里聚集了一堆少年人,这个5月,阳光虽不辣,但文化的热意却将人包裹。

“刀在纸里面,手指在刀侧。”

“先打暗刀,再刻细小。”

“找一找削苹果的感觉,轻轻地去刻。”

华容区段店中学里,孩子们围坐在剪纸教室里,杨登纯握着孩子们的手,细细地教授着剪纸技巧。

校园里慢悠悠的时光里,布满了纹样上的墨香,在时代的新旧文化碰撞中,这群孩子们,仿佛也触摸到了旧时鄂州的触动与记忆。

满墙的剪纸作品,画框里的精致纹样,在年的那个夏天,给还是大学生的杨登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年的他正在鄂州师范念书,暑期被选为公益美术小组的一员,师从陈胜凡老师学习雕塑艺术。一次偶然机会来到陈老师家中,一幅幅精致的雕花剪纸纹样,让已经二十多岁的他,突然找回了幼时向外祖母、母亲学习雕花剪纸时的悸动。

“我们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华容还有个别称,叫‘绣花之乡’,这里出品的绣花是全国有名,雕花剪纸最初也是纹样艺术的一种体现。从小我就跟着祖母和母亲雕刻着许多纹样,各种人物、民俗、虫鱼鸟兽,只要你能想到的,都能雕刻出来。”

杨登纯说着,展示着自己的纹样收藏与剪纸作品,而也正是这次与雕花剪纸艺术的“重逢”,让他坚定了这份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

△《九头凤》杨登纯作品

此后的二十余年时间里,杨登纯遍访鄂州雕花剪纸大师,学习最具本土特色的雕花剪纸技艺。每每有假期,他还会走遍全国各地,寻访南北各派系的雕花剪纸传承人,学习各具特色的雕花剪纸技巧,并将这些精华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来。

△数不清的荣誉证书

△三次参加中南民族大学剪纸研修培训班

这些民间工艺大师们,并没有吝啬自己的技艺,相反非常乐意将技巧传授给他人。而这份无私也打动了本就身为教师的杨登纯,“老师们都是毫无保留地教学生,我也不能让这份传承断掉,希望能扎扎实实地做一个非遗文化的传承者。”

在这样的信念中,段店中学剪纸基地,也正式诞生。

从年任教至今,杨登纯在三尺讲台上已站了24年,而他所任教的段店中学,一直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氛围。

每每他在自己办公室进行雕花剪纸创作时,总能引得学生们的围观,不少孩子还主动向他请教剪纸小技巧,杨登纯的收藏里,也开始多了许多孩子们的作品。

年在学校的支持下,剪纸活动兴趣小组基地正式成立。老教学楼一楼的图书阅览室被清空出来,搬进了活动桌椅与剪纸工具,也迎来了第一批兴趣班的孩子们。

剪刀游走、刻刀翻飞,在老师手中,看似平凡无奇的纸张都有了生命,变幻出一个个绮丽的花样,如变魔术一样的剪纸技艺,也吸引了许多孩子的目光。

每周三的活动课是孩子们最爱的时间,理论故事、技法教授、现场教学,随着课程的不断丰富,孩子们对剪纸文化了解更深,各项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剪纸课堂上的作品

一年一年的发展中,杨登纯已经带出数不清的“剪纸学徒”,在年,鄂州市群艺馆非遗中心,也正式批准了段店中学雕花剪纸传习基地的成立。

年年初,伴随着校园环境的升级,剪纸基地搬至新教学楼的一楼,更大的教室、更敞亮的环境,也让孩子们更加沉浸于这项非遗艺术之中。

如今的段店中学里,满满都是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学长、学姐们优秀的雕花剪纸作品被装裱起来,挂在校园的大厅、走廊上,低年级的孩子们仰头望着,也对这项非遗艺术产生了无尽的憧憬。

△剪纸作品挂于段店中学的走廊上

而剪纸活动室內,更是一片热闹。

平均年龄13岁的孩子们,拿着老师特意制作的安全刻刀,细心地进行着作品的雕刻。而在他们手中,红色故事、华容风俗、名言警句、学习心得都成了创作的题材。

△定制的剪纸工具

墙上悬挂的《革命先驱刘伯垂》剪纸,让他们了解到了华容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峥嵘故事;

《青花瓷荷花系列》用纸张刻出瓷器的质感,荷花也有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象征,给孩子们带来满满正能量;

学生的优秀剪纸作品《十二生肖剪纸》也是各个精致,鲜明的色彩、生动的造型、传神的表现力,也成了段店中学独树一帜的文化魅力。

△《十二生肖剪纸》学生作品

在雕花剪纸文化的传承发扬中,年段店中学剪纸坊还入围了湖北省黄鹤美育节大赛,这个曾经沉寂的非遗艺术,在年轻化的传承中重回到人们视线,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如今的杨登纯,仍在坚持着雕花剪纸的传承工作,心无旁骛、始终如一。

不久前还有曾经教过的孩子给他打来电话,“杨老师,我现在在大学社团里教同学们制作雕花剪纸,我现在也是一个小传承人啦。”

春去秋来,身边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这份传承却没有中断。他与他的学生们,将这份文化的灯塔点亮,而雕花剪纸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完成了传承发展中的旧地新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ws/128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