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刷第二遍乳胶漆:第二遍乳胶漆操作要求同第一遍。使用前要充分搅拌,如
不很稠,不宜加水或少加水,以防露底。
4.7.4质量要求(本工程涂料按优良标准)
4.8防水工程
4.8.1本工程屋面防水具体做法:
1、主楼上人屋面、裙房屋面:在钢筋砼现浇屋面板上做20厚1:3水泥砂浆平
层;再做高分子防水卷材;涂10厚水泥胶保护层,上铺25厚塑板保温层;再做40厚细石砼刚性防水层;2-3厚高分子益胶泥粘结层20厚1:3水泥砂
浆保护层,最后作8厚防滑地面砖。
2、楼梯间、电梯间层面做法:20厚1:3水泥砂浆平层;再做高分子防水卷材;
涂10厚水泥胶保护层,上铺25厚塑板保温层;再做40厚细石砼刚性防水
层。
4.8.2材料要求
(1)原材料进场由负责人请甲方代表及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的材料
不能使用。
(2)基层检查清理,施工前由负责人检查基层是否平整、密实,基层不得有空鼓、起砂、起皮现象。如有空鼓、起砂、起皮应铲掉重新找平,阴阳角应做成圆弧,
圆弧半径不小于5毫米,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突起等杂物彻底清除干净,并用吹风
机将基层上的灰尘彻底吹干净。
(3)工具准备:施工前由施工班长将施工工具准备齐全,包括扫帚、钢丝刷、
灰刀、毛辊刷、刮板、剪刀、料桶等以及劳动保护用品。
4.8.3屋面防水施工工艺流程
找平层施工→结构层蓄水试验→找平层清扫→卷材施工→第一次蓄水试验→
铺贴卷材→第二次蓄水试验→保护层施工→质量检验
4.8.4施工技术及要求
1.基层处理
(1)混凝土屋面结构应先进行蓄水试验,经检查确认屋面不出现漏水、渗水后
再把水排干,进行找平层施工。
(2)找平层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并与基层粘结牢固,无松动、空鼓、凹坑、
起砂、掉灰等现象。
(3)找平层表面应平整光滑,其平整度用2米长直尺检查,最大空隙不超过5
厘米,空隙仅允许平缓变化。凹坑处用水泥:砂:胶=1:2.5~3.0:0.15砂浆补平。
(4)找平层施工结束待工序检查合格后进入防水涂料施工,涂料搭接留槎,不
留垂直缝,遇盛夏暴晒,或雨季搭防护棚遮盖,以防涂料产生气泡成孔或遭雨淋。
(5)基层与突出屋面的结构(如女儿墙、管道等)相连接的阴角,抹成均匀一致和平整光滑的小圆角。基层与檐口、天沟、水落口、屋脊等相连接的转角,也抹成
光滑的圆弧形,其半径在~mm之间,女儿墙与水落口中间距离在mm以上。
(6)基层干燥、干燥程度的简易检验方法,是将薄膜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
静置3~4h后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薄膜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防水层。
(7)凡可能产生爬水的部位,采取鹰嘴、滴水线防止爬水。
(8)在进行防水层施工之前,将基层表面的突起物、水泥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
并将尘土杂物彻底清扫干净。
4.8.5卷材防水施工
(1)铺贴卷材采用热熔满粘法,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错开。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卷材搭接
宽度为80mm,搭接缝用材性兼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2)在铺贴卷材时,不污染檐口的外侧和墙面。
4.8.6防水保护层施工
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层采用承重多孔砖墙M5水泥砂浆砌筑。
4.8.7质量要求
1.施工注意事项
下雨时不得施工。
防水涂料施工完毕后,必须等48小时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保护层施工。
防水层上设保护层时,做保护层前必须认真检查防水层质量,经确认合格后方
可再做保护层施工。
不得在防水层施工同时进行其它施工作业。
2.工程验收:
本工程防水工作面大,结构复杂,工期短,存在许多影响防水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质量保证教育,由专业性质检查基层清理是否安全、干净,检查防水层是否平整、厚薄均匀、无夹气、夹碴、分层现象,防水层收头是否密实。检查每道施工防水层合格后,再进行下道防水层作业,只有全过程
的管理才能保证防水层不漏不渗的长期使用结果。
质量验收按GB-2中有关规程进行。防水施工时,由专业施工员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整体防水层完工后,应认真检查整个工程的各个部位。涂层不应有堆积、裂纹、翘边、鼓泡、分层等现象。涂层厚度平均不得低于设计厚度,测点中的80%应大于等于设计厚度,允许有20%的测点厚度不低于设计厚度的90%,厚度彩割块法测试。卫生间验收采用蓄水试验(蓄水最浅处不少于10毫米,蓄水时间为24小时);检查无渗漏、无积水、排水系统通畅
为合格。同时提交所有工程验收需具备的内业资料。
4.9脚手架工程
主楼采悬挑梁翻转钢管双排脚手架,脚手架外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南北楼外
侧各设5m高双层防护棚。具体详见《晓康苑外用脚手架施工作业计划》。
本工程1-3层为裙楼,选用落地式双排扣式钢管脚手架。高度约20米。本工程
塔楼防护采用钢管挑脚手架。挑架搭设与安装高度从北楼14米、南楼15.5米起搭,
4.9.1型钢外挑翻转脚手架施工方案
在建筑物上设置型钢支撑作为挑架搭设的基础,组成悬挑支承结构,将脚手架的荷载全部传递到建筑结构上。在型钢支撑上搭设双排扣件式脚手架,脚手架立杆
通过焊牢型钢挑梁上的钢短管插接,具有较好的安全、稳定性。
1、悬挑脚手架的悬挑支撑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刚度、稳定性和强度,并能将脚手
架的荷载传递至建筑物结构上。
2、悬挑脚手架必须在高空中作业,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对脚手架施工人员的
技术能力要求较高。
1、钢管脚手架由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型钢支撑与支撑管组成。形
成一闭合之空间框架。
2、在建筑物结构上距离一定的间距设置一道型钢支撑,起到构造作用。
3、挑脚手架扣件螺栓拧紧力距应在40N-m-65N-m之间,以保证“空间框架结构”
的节点具有足够的刚性与传递荷载的能力。
4、挑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必须设置足够的数量、分布均匀的拉结,以便在脚手
架的侧向提供约束,防止脚手架横向失稳或倾覆,并可靠传递风载荷。
5、应设置剪刀撑与横向支撑保证架体的纵向与横向刚度。
6、脚手架技术参数
脚手架宽mm,内立柱离建筑距离--mm,搭设立杆间距为mm步距
mm。悬挑架采用三层一翻转搭设。
4.9.1.3悬挑架搭设顺序
预埋型钢固定环——放置型钢支撑——竖立杆——搭设纵向水平管——搭设横向水平管——搭设抛撑——搭设第二纵向水平杆——搭设第二步横向水平管——上、中栏杆和挡脚板——以上各步横向水平杆——纵向杆——栏杆——连墙杆——
接立杆剪刀撑——扫地杆——铺竹片——挂安全网——验收检查。
4.9.2落地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1、立杆纵距L=1.8m,立杆横距离b=0.9m,步距h=1.8m。内立杆距墙小于0.2m-0.25m,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栏杆高度为1.0m-1.2m,挡
脚板高度㎜(挡脚板仅用于施工层)。
2、立杆:本工程架子立杆选用6m与4.5m两种,开始搭设立杆时,立杆应做到转角(含阴、阳角),洞口、空调板两边设杆,纵距按实际墙段分配,不足墙距段数只能调小不能调大,调小部分放在转角处的立杆必须与连墙件构可靠连接,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两个相间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锚杆的距离不应小于㎜,为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顶端宜超出女儿墙1m,高出墙
上皮1.8m。
3、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
不宜大于纵距1/3。
4、横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紧靠立杆搭设于纵向水平杆之下,用直角扣件扣紧;
横向水平杆应伸出内外立杆大于㎜。
5、连墙件:拉结点采用每层二跨布置。预埋件采用Φ48钢管与立杆采用钢性连墙件和建筑物可靠连接,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高主节点距离不应大于㎜,连墙件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应向下连接,不应采用上
斜连接。
6、剪刀撑设在外立杆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水平夹角控制在-之间。剪刀撑斜杆搭接应不小于应设置2个旋转扣件,墙部扣件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离主节点不宜大于㎜,高度在24m以上封闭型
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剪刀外,中间应在隔6跨设置一道。
7、脚手板用竹芭片,凡是施工层满铺竹芭片,施工层上下一层也满铺竹芭片。铺设前认真检查,不合格的脚手板不能上架,四角应用直径1.6㎜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安全网选用高密度乙烯网,密目网的密度为每平方米0目以上并
通过安监合格网。自第一步以上满挂,用尼龙绳与纵向水平杆扎牢。
8、脚手架末步层必须设置一道绑网防护栏杆。脚手架搭设完毕,必须办理验收
手续,经验收合格签章后方可使用。
9、脚手架应有防雷防击措施,在原有建筑避雷针中焊Φ14钢筋与架体连接,
接地电阻≤4Ω。
10、对作用在裙楼及底板的脚手架另行核算是否满足楼板设计要求。
11、落地式钢管架搭设顺序:
搭设前场地必须平整夯实,立杆基础无积水,底座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步少于50㎜的木垫板。摆设内立杆——纵向平杆与内立杆紧扣——随即加设临时双向斜撑(在装两道连墙后方可拆除)——横向水平杆——外立杆——安第一步纵向杆——上、中栏杆和挡脚板——以上各步横向水平杆——纵向杆——栏
杆——连墙杆——接立杆剪刀撑——扫地杆——铺竹片挂安全网——验收检查。
4.10门窗工程
4.10.1铝合金门窗
1、工艺顺序:弹线找规程→门窗洞口处理→防腐处理埋设连接铁件→
铝合金门窗拆包、检查→门窗框就位和临时固定→检查框位→固定门窗
框门窗扇安装→门窗口周边堵缝(嵌填密封膏)→清理→安装五金配
件→安装门窗纱扇密封条。
2、弹线找规程:在最顶层找出门窗洞口两竖向侧边线,用经纬仪通线引下,在每层门窗口侧边画出通线标记。根据+50㎝水平线找准每层门窗洞口上下边线,用
水平仪统一找该层上下口边,拉通线并标画清晰。
3、门窗安装前,检查门窗的数量、品种、规格、开启方向、外形等,不合格者
予以更换,并在合格的窗框上下边划出中线。
4、防腐处理:框周边与结构接缝按设计要求涂刷防腐材料粘贴塑料薄膜进行保
护,以免填缝水泥直接与铝合金面接触。
5、就位和临时固定:根据弹好的两竖两横位置线将门窗框吊直找正,用木楔临
时固定。
6、铝合金门窗与墙体固定:用射钉连接钢板与周边墙体固定牢固,确保钢板连
接件与洞边的距离≤㎜,其他连接件间距≤㎜。
7、门窗框与墙体缝隙外埋:门窗固定后,及时采用矿棉或玻璃毡分层填塞缝隙,
外表面留5~8㎜深的缝,膏嵌填糟。
8、窗套收口:室内一侧洞口与窗框之间采用水泥砂紧填实抹平,外侧抹灰时,
窗框与抹灰层间用米厚条隔开宽度5㎜,抹灰面应超出窗框,待外抹灰层硬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