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面食剪刀面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www.bdfyy999.com/

一把剪刀,一团面,就能做出美味山西传统面食——剪刀面。

剪刀面,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制作而成的面食,因其剪出的面条呈鱼形,又称剪鱼儿、剪鱼子。在山西,剪刀面几乎家家会做,既简单又方便,即便是零基础的厨房小白,亦能做出一碗劲道爽滑的剪刀面。

剪刀面最早起源于山西,相传,太原公子李世民读书练武、聚才谋义,武士彟慕名拜访,时值晌午,李世民私留书房用餐。正在裁衣的长孙氏来不及备饭,急和面团用剪刀细细剪下,煮后呈食。武士彟叹曰:纷乱当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当速剪。后来李世民父子起兵大唐故地晋阳,以"剪面"之势攻取长安,统一了山河。后来杜甫身处藩镇割据,有诗"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一言睹王宰作画如剪裁风景,二言思太宗英武盼朝政一统。

到了宋代,太原有了生产剪刀的集中地,姜夔《长亭怨慢》有"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元代杨维桢也有诗"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副玻璃烟。"明代晋府店刀、剪更是名高声隆,国内各大商埠、码头都有专营商号。这也为剪刀面的世代相袭提供了物质文化基础。

锋利的快剪剪出的面条犹如一条条银鱼,剪刀面不仅地方民间喜食,还成为历代御面。剪刀面有此夫妻相助之情、知己谋业之谊,在祁县当地,传说乔贵发走西口,常年不在家,妻子思念丈夫,每日中午都吃剪刀面,其意永远剪不断对丈夫的情感,倒有几分"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之意了。民国年间,太原的新美园、桃园春、全晋号、正大饭店等均以剪刀面作为山西的花色面食,玉手剪面,台蘑烹汤,鲜香无比。

要想剪刀面做得好吃,首先就是要在和面上下功夫。面粉中加盐,接着分次加入少许的冷水,揉成较硬的面团,为了面团的颜色好看,还可以用蔬菜汁或水果汁和面,然后盖上盖子或者保鲜膜醒发半个小时左右。这样稍微硬一些面,在后期剪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撒面粉了。

接下来煮开半锅水,然后将火调小,让水保持似开又不开的状态,整个煎面过程不要让水沸腾。一手握着面团,另一手拿剪刀,剪刀贴着面团转着剪,面剪不离,声如鹊鸟归巢之喧,形如银鱼入水之跃,无论是你第一次剪,还是经验老道的厨艺高手,剪下来的面,都像小鱼一般,非常好看。

煮的时候稍稍闷上一会儿,稍闷,盛碗上桌,讲究配四味碟、四菜码,伴此"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之情之趣,就可含英咀华,食乐无穷了。剪刀面现还被用作表演艺术,面来香将传统民俗艺术融入,创制的高跷系列面食表演中,就有高跷剪刀面。舞中靓妹,脚踩高跷登台,亭亭玉立,持面握剪,面鱼便在高高的空间里飘落,如春风拂柳、秋瀑激雪,一幅诗意画境进入眼帘。

独自在外的日子,总会格外得想家,一碗热腾腾的剪刀面,填饱肚子的同时,更让人忍不住想起家的味道。那剪不断的乡愁,理还乱的思念,都在一碗面中慢慢品味。今天,你吃面了吗?(黄琳)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ym/130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