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口苦,可能是肝胆湿热语音版

艾益生

点击上方绿色圆圈

免费收听专业主播的朗诵

我们的身体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小问题,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身体给我们的警示,提醒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当出现了口苦口干时,就要考虑肝胆问题。如果这时候的舌苔黄腻,那多半是肝胆湿热。当一个物品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中时就容易腐烂,腐烂后郁而发热,热就会向上蹿。我们身体内部也如此,所以肝胆湿热的病人常表现为舌苔黄腻或口苦口干。

肝胆湿热的常见症状

头晕头胀口苦口黏困倦乏力

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血压不稳

案例:

有个40多岁的公司经理,身体很胖,在一次例行的体检中他发现自己有脂肪肝,而且是中重度脂肪肝。体检还发现他有慢性胆囊炎,胆红素偏高,血脂也高,血糖指数在边缘线上,所有的代谢类疾病他好像都多少有点。当时体检医生告诉他,现在的病情要及时治疗,否则发展下去后果很严重。后来,这位公司经理就来找中医调理。就诊时,他的舌苔是黄腻的,舌质偏红,舌体胖大。

医生问他:“大小便怎么样?”

他说:“我大便有点黏,每次解大便非常费力,而且冲好几次才能干净,气味很大。小便也黄。”

中医看病,大小便是一定会被问的问题,因为这反映了身体的代谢状况。综合他的体检报告和这些信息,判断他是肝胆湿热,最后用茵陈蒿汤来调理的。

两个月后他来复诊,自述很多症状都有改善,比如原来工作时脾气不好,经常发火,现在上班时情绪比较好,头昏脑胀等症状也好转很多。后来他还去查了肝功能,发现转氨酶也基本正常了。

茵陈大枣汤——肝胆湿热者的家庭保健

茵陈蒿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有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两千年来一直作为调理湿热黄疸的代表方剂。

药方里所售的茵陈一般为棉茵陈,摸起来软绵绵的,清利肝胆湿热的效果很好。中医讲究道地药材,并有它严格的采集期,当季是药,过季是草。比如采集茵陈,谚云:三月茵陈,四月蒿,六七月过当柴烧。

《黄帝内经》中讲,春三月,此谓发陈。这个月份正是阳气上升、百草萌生的好时节,茵陈也最有药力。茵陈过冬而不死,到了来年春季,它以推陈出新的姿态从陈旧腐烂的植物中冒出嫩嫩的芽苗,代表着一种春生之气,所以功效最好。

平时肝胆湿热的朋友,可以将茵陈和大枣搭配,作为家庭保健的一个小方。这个小方的适用人群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肝胆的症状,比如脾气急躁,肝区疼痛、不适,慢性胆囊炎,脂肪肝等;二是体内有湿热,比如舌质偏红,舌苔黄腻。如果你自己看不懂舌苔的话,起码要有口苦、口黏的感觉。否则单纯的一般湿邪,没有化热的,不建议采用这种方子。

茵陈大枣汤

茵陈12克,大枣10枚。

将大枣掰碎,与茵陈共入锅中,加水毫升,煎至毫升。

饭后饮用。分1~2次食枣、喝汤,也可代茶饮随饮。

茵陈是一个苦寒的药,喝起来口感不大好,大枣有保护脾胃的作用,而且味甜,加入后,一是可以保护脾胃,二是可以中和苦寒的味道。茵陈和大枣的搭配符合中医的搭配原则,既清利肝胆,又顾及脾胃。

为什么肝胆上的病,还要照顾到脾胃呢?

中医讲,湿性缠绵,肝胆上的湿热不是短时间能去除的。湿热胶结,如油入面。什么意思呢?

人体内的湿热状况,就好像把油和面粉混在一起一样,难分难解。不管是保健用的茵陈大枣汤还是医生开的茵陈蒿汤,都要服用一段时间才会起到作用。长期服用苦寒的药物一定会损伤脾胃,肝胆疾病严重到一定程度时,也会损伤到脾胃。所以,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个观念在现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感谢您的转发,让更多的家庭更懂生活——

扫描







































北京最权威的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ys/25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