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误治医案胆囊炎胆石症大柴胡无限,

误诊误治

吴某,女,65岁,退休干部

就诊日期:年2月2日

主诉:右胸胁疼痛2日

现病史:患者素有胆囊炎胆石症病史,此次缘于两天前家遇喜事,饮食不节,见发热畏冷,恶心口苦唇麻,右胁下痛引肩背,大便五、六天一解,纳呆,小便深黄,巩膜微黄,舌质淡暗苔白腻,脉细弦。触诊:腹软,右上腹压痛明显,莫非氏征(+),血常规:白血球,中性77%,淋巴21%,嗜伊红细胞2%。门诊拟胁痛(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收入院治疗。

辨证分析:主管医师初治辨证认为外有表邪,内有热结,取大柴胡汤以疏肝利胆,清热化湿通腑。

处方:柴胡、积壳、大黄、枯芬,半夏、白芍、生姜、红枣。服药二剂后大便一次,量少,觉畏寒腹胀,口干苦不喜饮,腹痛,疲乏。

次诊辨证认为下药不够,再按原方去姜枣加芒硝,意在加强攻下之力,并配合洁霉素、红霉素、氮霉素静脉滴注。

结果:如此治疗10余天,症仍不减,畏寒喜近衣被,胸胁胀痛,痛时汗出,便秘不通,巩膜黄染,疲乏懒言,不思饮食,口干不喜饮,舌淡苔白厚,脉沉细弱。何以服利湿泻热药10余剂而腹反胀,痛益甚,大便愈秘?主管医师遂邀予同诊。

正确诊疗

辨证分析:诊得患者面容憔悴,闭目懒言,语息低微,此乃正气受伐,脾阳受损之征。病者年逾六旬,素罹胆石症,辄服利湿消导之药,脾阳遂虚且平素禁荤腻之品,营养无源,体质益虚,今受寒凉克伐药物太过,则犯虚虚之戒。证虽有肝胆郁热,但脾阳已衰,寒遏中枢,运化无权,清浊升降之机受阻,呕恶腹痛胀满诸证皆起。治宜温运脾阳,兼通气化。该医赞同吾说,遂停西药。

处方:方香砂理中汤加味,旨在补中寓攻

党参15g,炙草5g,白术5g,黑姜5g,木香3g(后入),砂仁3g,归尾6g,陈皮3g,川朴3g。

结果:服二剂,觉肠鸣矢气,气机已化,腹胀痛顿减而知饥索软食,照原方加土菌陈,枳壳,去陈皮,川朴服二剂后胃纳转佳,大便二日一行,黄染渐退,舌苔转薄白,但胃仍怕冷,随后以本方加减,调治数日后痊愈出院。

反思

初起认为胸胀胁痛,目黄、发热并有结石病史,是实证、热证,竟对号入座,不辨寒热虚实,轻投大柴胡汤加芒硝以清热攻下,不虑过用消导克伐之剂,使脾阴受栽。脾阴不足则寒气内生,中焦气机不运则升降失常,而使肝木横逆乘其所胜,故见心下胀满诸症。肝胆湿热一证,法当清热利湿或攻下,盖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之义。此例仅用温补收功,何也?因思久病体虚,服消导药已近半月,虽有蕴热,荡涤追尽,况乎患者面容憔悴,闭目懒言,舌苔白厚,脉沉细弱,本症乃太阴病。

本案摘自《中医救误治验二则》一文

鲍艳举经方六经辩证

中医学习交流平台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ys/81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