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病人,他有慢性胆囊炎,总是感觉肋骨这胀痛,还有过敏性鼻炎,平时有口苦的情况,给他诊脉时,他双关脉郁的严重,由于过年不方便煲中药,我就叫他去买两个中成药,一个是小柴胡颗粒,一个是霍胆丸。
他就说,小柴胡我吃过,这不是治感冒发烧的吗?我想治的是胆囊炎和肋胀痛。
我就跟他说,中成药不能全按说明书来用,中医治病讲究异病同治,就是要对证,胆囊炎肋胁痛,它是肝气不调达,胆胃不降,可以用小柴胡。
他买来药吃了,第二天肋部的隐痛就大减,鼻子也通气了,口苦得到了消除。
可见如果仅从小柴胡治感冒发烧来看,那小柴胡很多巨大的作用就被埋没了。我们用小柴胡是升它肝脾,用霍胆丸降它胆胃。
针对的是五脏的升降,而不是疾病的本身。所以肝脾一升,肋胀,鼻不通气都好转,胆胃一降,口苦也消除。
由此可见,是不是只看中成药的说明书就行了?那样是用不出理想效果的。
我们要从脏腑升降,五脏相关一气流通的角度上来去配伍使用中成药,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成药的功效。
好比有个病人,长期便秘,刚开始用麻仁润肠丸还有效,后来发现这些都没效了。一次他感冒了,自己买来感冒清热冲剂,发现这几天大便从来没有如此通畅过,以后这感冒清热冲剂,用来做通便药吃,还挺管用。
原来感冒清热冲剂里面有杏仁荆芥,这都是开宣肺气的。这病人肺气郁闭,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肠气也不通。
中医认为表气郁则里气闭,表气通则里气和。通过开宣肺表,大肠六腑之气就得以通畅。像荆芥、杏仁、桔梗、苏叶,这些都是善于开宣肺气的,肺的清气得以开宣,肠道的浊气就得以排泄,这是一个升清降浊的思路。
我常在通肠药治顽固便秘里头,加上这几味,是取它脏腑升降,宣肺降肠的思路。
这感冒清热冲剂,没有写它能够治便秘,但对于平常肺气郁闭,容易受风寒的人来说,这还是很好的通便之药。
对于那些久坐电脑旁,经常喜欢吹空调的人来说,胸中有抑郁,肠中腑气不通,给他们用通肠药时,加入宣肺开表的药,效果就不同了,这也是中医整体治疗的思路。
我们要用好中成药,就是要有中医的整体观,而不是见便秘就用通肠药,见胆囊炎就用消炎利胆片。中医不是按说明书去套用成药。
善缘人生路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