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暴涨39406,仅因张小泉是

就在刚刚,老字号“张小泉”正式登陆A股创业板,成为中国“刀剪第一股”。此次,张小泉IPO发行价为6.9元/股,首日高开.88%,收盘报34.09元/股,总市值达53.18亿元。

一直以来,民间都有“南有张小泉,中有曹正兴,北有王麻子”的赞语。

如今,王麻子已然“卖身”,“曹正兴”早已停产,张小泉正式在A股创业板敲钟,作为我国刀剪行业硕果仅存的百年老字号,他将交给资本市场怎样的成绩单?

图源于网络,侵删(下同)

旧瓶装新酒

公开资料显示,张小泉始创于明崇祯元年(公元年),至今已有近年历史。

年,“张小泉”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其产品标识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我国刀剪行业驰名商标、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强。

如今张小泉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生活五金用品制造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剪具、刀具、套刀剪组合和其他生活家居用品。

刀剪作为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催生了广阔的市场规模。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我国规模以上刀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从年的.81亿元增至年的.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

庞大的市场需求和老字号的赋能,照理张小泉在市场中的发展应该是十分可观的。事实上,并非如此。

作为老字号,张小泉曾进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停滞期。为扭转逆势,张小泉也做了许多举措:完成品牌整合,实现全国统一,卸下历史包袱;主动创新,线上线下渠道同步升级;细分消费个性化需求,丰富产品品类,等等。

美剧《汉尼拔》植入的张小泉

据招股书显示,张小泉从年-年的营收分别为4.10亿元,4.84亿元、5.72亿元,整体财务状况良好,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刀具和剪具是其主要营收来源,占比高达80%。

而电商渠道表现同样出色,年上线后快速晋升为店铺销量前3名的单品;年“双十一”当天成交额同比增长超%;年“”当天成交额同比也有大幅增长。

事实证明,张小泉在产品、服务上全面创新的举措是奏效的,尤其是抓住了新“国潮”风,在电商平台助力下在放光彩,年的老品牌重新焕发新活力,也成为中华老字号转型的经典范本。

问题仍在

“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这是剧作家田汉当年走访张小泉剪刀厂时对其剪刀锻制技艺的称赞。

但有意思的是,如今的张小泉却有七成产品都是代工生产或贴牌生产。张小泉目前的产能只有把,公司年销售各类产品量为万把,自产率仅为37%。

曾经的张小泉依靠坚韧锋利备受称赞,其“良钢精作”家训世代流传。随着大量代工生产及贴牌生产让外界质疑其“良钢精作”的家训是否还在?对此,张小泉方面也意识到代工带来的问题。

图源于网络,侵删

张小泉在招股书中说明,随着未来阳江智能制造基地的建成投产,公司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领域的持续投入,预计未来公司的研发投入将不断提升。这意味着,扩产后的张小泉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产自销。

除了代工生产,张小泉还面临着无法忽视的问题,即高端化之路走得并不顺畅。据公开数据显示,年至年,张小泉主要产品平均单价分别为11.81元、12.55元及12.88元,单价较低。

虽然在电商平台上,张小泉高端化系列销量占比已经达到近三分之一,但截至年,单价较低的剪具依然是占其营收比例最大的产品,年销售占比29.09%。

就目前而言,国内刀剪高端市场被进口品牌占据的格局一时半会不会改变,张小泉的高端之路任重道远。

上市仅是张小泉的开始,如何延续年老品牌的故事,如何打破目前的格局,利用资本市场获得“新生”,多元化发展铺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仍是其未来的主要思考方向。

PS: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yy/1125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