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古棠所见皆画卷人民资讯

「本文来源:广西日报」本报记者王艳群通讯员周理黄启恒今年以来,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棠村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线,紧扣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通过“三个一”工作做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铸牢乡村振兴“形、实、魂”。组一支队伍,铸乡村振兴之形走进古棠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生动美丽的乡村画卷。村内墙体上66幅独具特色的瑶乡民族风情人物、动物墙体彩画,把村庄装扮得绚丽多姿。今年3月,古棠村广大党员和村干部自发组建了一支32人的村容村貌党员志愿服务先锋模范队,带领各村屯群众、中小学生等余人对乡村风貌进行改造提升。大家先后对村庄50多处乱搭乱建、30处河道进行了清理,修建起多个微型花园、果园、菜园、田园,并在房前房后种上0多株海棠。该村举办的“最美屯”“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最美系列评选活动,挖掘培育出一批产业优势突出、环境整洁优美、示范带动性强的美丽乡村典型,打造起“家家是景点、所见皆画卷”的新形象。如今,古棠村旧貌换新颜,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搭一个平台,铸乡村振兴之实近年来,古棠村以乡村振兴公益创业街区为平台,注册万元成立广西瑶族产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引进非物质文化培育项目和公益创业项目,着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助力群众当地就业创业、创收致富;此外,该村通过招商合作,开设10个以上优质公益创业项目,带动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如今,古棠村从原来的空壳村变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1万元,已脱贫户人均年收入从年的元增至年的1.06万元。目前,古寨瑶族乡零工厂项目、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的扶贫车间、助力农民增收的民宿及农家乐、民族文化体验研学项目、助产业发展“一借一还”项目、编制藤条手工艺项目、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刀歌项目等相继落地,呈现多元产业齐开花、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发展趋势。织一张文明网,铸乡村振兴之魂近年来,古棠村通过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之“剪刀歌”形式,先后编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脱贫攻坚瑶乡精神》《民族团结一家亲》等50多首剪刀山歌,以接地气的旋律、形式多样的汇演方式,赢得了瑶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喜爱。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古棠村乡村振兴公益创业街区为工作站,在各创业项目中以及古棠村13个屯32个村民小组中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点,通过宣传引导教育,让古棠村人人学会唱山歌、人人学习新思想,营造浓厚的乡村文化文明氛围。据悉,古棠村通过多方筹集约万元举行了上百场爱心助力山区学生“圆梦大学”等公益活动,资助全村21名大学新生每人0元,为名70岁以上老人赠送暖冬棉被及爱心慰问金。通过传递党的温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yy/127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