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中药方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皮肤病医院是哪家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多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

肝与胆相表里。胆为中清之腑,主传化,主疏泄,以通降下行为顺,郁结滞塞为逆为病。少阳最易化火,胆为湿热之源,若胆腑失于通降,必然导致中焦湿热蕴结,引起一系列胆病的发生。因此,治疗胆病必须采取通利之法。古人称“胆病无补法,以通为补”。

临床发微

本病属中医“胁痛”“胆胀”范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过食膏粱厚味、辛辣酒热之品,致使胆囊炎发病率增高。余长期在临床一线,治疗此类病例甚多,故有较深刻的体会。治疗胆病应从气血入手,使用疏泄和通降之法,虽然临床有时分型较多,但大多数属于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湿热蕴结胆腑,犯及胃腑。正如《内经》所云:“邪在胆,逆于胃。”所以治疗当以“通利”为原则。

自拟疏肝利胆汤,其中柴胡、白芍、枳壳、川楝子理气以畅通郁滞,金钱草、茵陈、郁金清利郁结之湿热;大黄荡涤下行,导湿热从大便而下;鸡内金消积健胃,增强消化功能;延胡索、川楝子、木香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合理,故有良效。

自拟方:疏肝利胆汤

柴胡12g,白芍12g,金钱草30g,枳壳10g,茵陈20g,郁金10g,大黄6g,半夏10g,延胡索15g,川楝子6g,鸡内金12g,木香6g,甘草5g。水煎服。

一般服5剂有明显疗效。如有变证,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yy/54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