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结束,开始进入万物复苏的春季。中医认为,春为四季之首,主生发,肝脏当令,再加上肝胆互为表里,因此这时养肝护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春季最易肝郁气滞,疏肝解郁这样做!
进入春季,不少人常有“心堵得慌”“两肋胀痛”“胃纳不香”等症状,这多半是中医所说的“肝郁气滞”了。因为春天止怒,当人体阳气在大怒时会上逆,血随气生而淤积,从而使人发生肝郁气滞1。中医认为: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意思就是肝脏属于刚强的器官,喜欢柔和舒畅的情绪,不喜欢抑郁发怒的情绪。因此春季养肝就得学会疏肝解郁,首先要心胸开阔,保持心情舒畅,戒躁戒怒,长期怒火中烧或急躁冲动都会导致肝气血失调,从而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当情绪不佳时,可以找亲朋好友倾诉心中不快,别憋在心里以免伤肝。其次要起居有常,作息有律,在晚上11点到凌晨3点肝脏活动最兴盛,其解毒功能也达到最高峰。因此好好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就是养肝的最佳方式。另外通过食补也能达到很好的护肝效果,“青色入肝经”,平时可以多吃菠菜、西兰花、青瓜等青色的食物。适时运用药物也有助于调养肝脏,若由肝郁气滞、湿热未清所致的右上腹隐隐作痛、食入作胀、胃纳不香、嗳气、便秘等,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胆宁片。胆宁片是由大黄、虎杖、青皮、陈皮、郁金、山楂、白茅根共七味中药配伍组成,秉承中医“六腑以通为用”“胆病从肝论治”的治疗原则,具有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的功效。
肝胆相照,养肝同时要护胆!
胆囊就像一个鸭梨,藏在肝脏的后方,由经脉互相联系,构成肝主里、胆主表的表里关系。胆汁要依靠肝脏的疏泄功能才可以正常发挥排泄和助消化的作用,而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可以说它们是一对“同甘苦共患难”的兄弟,所以养肝的同时别忘了护胆,遇到肝胆问题时要注意肝胆同调!慢性胆囊炎患者若出现“肋痛”“腹胀”“嗳气”等症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上文所提到的药物进行治疗。该药有疏肝利胆的功效,所以服用后能达到肝胆同调的效果。最后想说,立春之后便是新年,大家饮食要注意适度进补,忌油腻,别等春节过后除了长胖一圈,其他疾病还“不请自来”。长按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