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水培,好像悟出点养娃哲学hel

我从来都没在课堂上、作文里、日记中提过“我的志向”,不是因为志向太过远大,而是因为太接地气。

有记忆开始我就住在楼房里,每天趴在阳台上等着小伙伴出现,然后不厌其烦的玩着无限循环的小游戏。

有一次,我和几个男孩子去小区后面的院子里玩,院子里有邮政的投递班和线务班,一边常常堆放着超大的帆布信件袋,一边常常运来或运走刷了沥青的木质电线杆。为了能躲藏到一个好地方,我挤进了电线杆和围墙之间的缝隙。在下蹲的一霎那,我发现陪我藏在这里的香瓜。这是第一次感受到植物的神奇力量,它可能不需要太多的土壤水分甚至阳光就能够结出果实。

大概从7岁开始,每年秋天,老爸老妈都会带我去50公里外的叔叔家住上三五天,这三五天基本是一年当中最累却最快乐的时光。

我会坐在大四轮车的车斗里,被颠的呲牙咧嘴也要跟着去收西瓜;我会撕下怀里微微发黄的烟叶,好奇它是怎样让父辈爱上吞云吐雾;我最爱的事,还是钻进密不透风的爬架下面,用衣襟兜出各样蔬菜水果发给来帮忙收玉米的乡亲。

老爸总说,不想让我成为娇里娇气的姑娘,所以他每年都会带我去体验山里的生活,我也给老爸长脸,成为了爱田园的真汉子。

回到现在……

因为疫情,真汉子已经陪孩子们在家宅了近两个月,加减法的练习册薅着头发做完了,声母韵母也七扭八歪的挂在拼音练习本上,剪刀用费了两把,颜料也涂满了花盆、墙面、重要文件。

耐心用完了,真性情自然流露,“说吧,是妈妈对你们动粗还是你们和妈妈一起干粗活?”崩溃的尽头是疯狂,我决定置办一套水培设备。

选择水培蔬菜,最重要的原因是干净整洁,孩子们不会每天拿着铲子、勺子甚至手指去松土,也免去了生出各样飞虫的烦恼。水培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又可以量产,完全消灭了我对没有青菜吃的恐惧。

在逆境时,我常有这样的冲动——管它呢,干就完了!

这次我把冲动用在了水培蔬菜上。风风火火买了两套设备,买了十几种蔬菜种子。这其中包括5粒大酒葫芦种子,老公两支手指夹着种子的包装,满脸疑惑的问我“咱家按下葫芦又起瓢的现状,还需要种这个么?”

必须种啊,崩溃的尽头是疯狂!

粗略的看了下水培蔬菜的注意事项,便一股脑把种子都洒在了陶粒的缝隙中。四口人每天搬个小板凳托着腮在设备前观察了三天,然后给种子下了个病危通知,这批种子是假的,活不了了!第四天,生菜苗就顶着帽子,直挺挺的站在我们眼前,第五天黄瓜也探出头来了。接下来的五天,它们拼命吸着养分供自己茁壮成长,直到第十天,它们全都长歪了,往向阳的方向倒下了。

我们四口人紧急会诊,各自给出了抢救方案,刨除了三岁“砖家”给出的灌果汁的方案,我们决定用陶粒架高固定,轮流帮蔬菜转圈,让它晕的不知道该倒向哪边。

又过了四天,生菜和油麦又病危了,这次根茎和叶子看起来有些缺水,而且貌似已经停止生长。而一边的黄瓜秧长势喜人,已经抽出了第四个叶子。又重新看了遍育苗的细节,发现生菜和油麦在苗期的管理,需要放到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并且严格控温,一家人悻悻的把设备搬到了阴凉处。

凌晨一点还在学习“什么是溶存氧”的老公,突然放下手机,帮我强行开机,好像发现了惊天秘密,“你发现了吗?种菜跟养孩子有很多相似之处!”

以下是没睡醒的访谈总结:

幼苗不愁长,那得看会不会养,种菜和养孩子一样,都需要提前预备。

不同的种子和孩子,给你不同的惊喜和挑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黄瓜、柿子都好吃,但也有人不喜欢它。

勤能补拙、及时止损是好词,发现问题,不埋怨、不放弃,种菜和养孩子都需要终生学习。

种菜和养娃都需要耐心和信心,做好当下应该做的,静待花开。

今天是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我们种下了小西红柿和豇豆,接下来的每一天,会迎来新一轮的提问——

“妈妈,它什么时候能长大?什么时候能吃?”

差点忘了,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如果你被养育问题所困扰,“简单妈妈”这里种子和小苗的培育课程都有哦!先来两节干货满满的免费课程~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zl/108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