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老字号张小泉IPO,年销2700

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www.tlmymy.com/

来源:财经记者圈

本文ipo观察(ID:ipo)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7月7日,深交所创业板受理了剪刀老字号品牌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小泉股份”)的上市申请,本次ipo张小泉股份拟发行不超过3,.00万股,占本次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募集资金45,.71万元,用于张小泉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项目、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方面,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刀剪行业,自古就有南有张小泉,中有曹正兴(年),北有王麻子()的说法。“张小泉”在明崇祯元年(年)创立,迄今快余年,算是剪刀的鼻祖。多年来,王麻子发展坎坷,而张小泉却顽强地生存下来,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中华老字号刀剪品牌。

年,“张小泉”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其产品标识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我国刀剪行业驰名商标、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强。

“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正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田汉年走访张小泉剪刀厂时写下的赞美诗词。

张小泉父亲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练就了制剪的好手艺。张小泉长大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他还创新改良了剪刀的工艺,创制出了“嵌钢”制剪的新工艺,他打磨的剪刀,镶钢均匀、磨工精细、刀口锋利、开闭自如,备受市场欢迎。

相传在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在下江南体察民情时,途径杭州,一日在张小泉剪刀店躲雨,顺手买了一把“张小泉”的剪刀带回宫中,随后十分喜爱,还将其作为宫内用剪。从此,张小泉剪刀名声大作。

宣统元年(年)张小泉剪刀传至后人张祖盈时,制剪技术在杭已传八代,门市平均每月销售大小各种剪刀计一万余把。年,张祖盈将剪刀表面加工改为抛光镀镍后,更受顾客的欢迎。

抗日战争时期,张小泉一度受到重创,濒临破产。解放后,政府把剪刀工人组织起来,建立了张小泉剪刀厂。如今的张小泉股份经过两次改制,实际是民营资本控股,张小泉的实际控制人为张国标、张樟生、张新程,本次发行前,三人共持有公司71.83%的股份,除此之外,背后的其他股东还包括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1.71%)、杭实集团(3.42%%%)、均瑶集团(1.71%)、万丰锦源(1.71%)等知名江浙投资机构及投资人。

随着工业现代化发展,张小泉股份的生产经营也开始和现代工业接轨。上世纪50年代,张小泉传统剪刀是制剪工人经过72道工序打造的,小小的剪刀承载着两大精湛的技艺:一是镶钢锻打技艺,二是剪刀表面栩栩如生的手工刻花技艺,如今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也是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而如今,众多制剪工人年事已高,张小泉剪刀90%以上的生产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工序最少的只需9道。品牌运营也朝着多元化的思路在进行,除了传统的刀剪产品外,还发展出了炊具和其他生活家居用品,使之成为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生活五金用品制造企业。

财务数据方面,年至年,张小泉分别实现营收3.4亿元、4.1亿元、4.84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6万元、.85万元、.07万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6.37%、36.61%和41.25%。

01

老字号”的新生:拥抱C2M营销

中国耳熟能详的“中华老字号”有上万家之多,但在上百年、甚至更加久远的历史的浪潮中成功保留下来的只有十分之一,而且大多数老字号普遍面临着生存的考验。

数据显示,目前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有1余家,有一定规模、效益相对较好的占20%—30%,多数经营情况欠佳。

老字号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必须掌握这个时代的营销法则。在当前电商普及化、直播平台兴起、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背景下,营销方式也与过去有所不同,张小泉股份也开始积极拥抱C2M营销新形势,不断尝试销售新模式及新业态。它建立了自身的融媒体平台,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zz/112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