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二创短视频边界,宜早不宜迟人民资讯

今年4月,17家影视行业协会、54家影视公司、5家视频平台、位行业人士联合发布版权保护倡议书,引得短视频内容创作者们一阵“心惊”。在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国家电影局表态之后,曾经风靡各大平台的“XX分钟看电影”成为“过街老鼠”。然而,一个多月过去,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即将于6月1日起施行,仍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边缘化了——二次创作剪辑的边界究竟在哪里?事实上,面对影视行业的联合声明,一部分网友是感到厌烦的。首先,在他们看来,国内影视作品剧情注水、不接地气、粗制滥造的问题更为严重,“XX分钟看电影”属于“用魔法打败魔法”“以暴制暴”。其次,大量吐槽类的短视频因未经授权而引用影视作品片段作讲解,同样深陷侵权危机,让网友感到自己的评价权受“威胁”。这其中藏着一个逻辑上无解的困局,有哪家版权方会给一个“骂自己”的人授权?还有一类短视频也属于二次创作,那就是同人剪辑。粉丝会给偶像饰演过的角色作混剪视频,用于宣传推广;网友还会用相同的剧集片段,剪出一个全新的故事,对他们而言,那是一个“平行的宇宙”。一些剧方出于提升剧集热度的需要,会明里暗里地鼓励“剪刀手”们进行二次创作,但结果往往是,剧目完结的同时,大部分二创视频“应版权方要求”下架。这样的“骚操作”不胜枚举,被网友戏谑为“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保护版权,天经地义,已无须赘言。可是在这场风波之中,影视剧作的权益需要保护,但网友的合理需求也该得到重视。正如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张韬所言,“这样的作品(指二次创作)确实很受公众欢迎,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的需求。因此,解决短视频侵权问题,需要在短视频高质量发展和版权保护之间实现平衡。”二次创作剪辑长期在灰色地带的边缘摸索、横跳,行业要做的是规范他们,而不是全部砍掉。“我们想获得授权,可是渠道在哪呢?”这是在联合声明发布不久后,一位“剪刀手”在微博上发出的疑问。在笔者看来,这背后是无数内容创作者的心声,是无法与大公司、大平台平等对话的卑微感,更是辛苦创作却得不到尊重的苦闷。大部分人是支持版权保护的,只是讨厌“垄断”而已。在文化产业里,不应该存在“保大不能保小”的悖论。版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创作者的权益,促进产业兴旺,实现文化繁荣。人民群众向往的文化繁荣,从来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百花齐放”,在互联网空间更是如此。明确二创短视频的边界,宜早不宜迟。(青空)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的文章均系广西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广西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来源:广西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ym/126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