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范本

专业白癜风品牌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目录

1.编制依据

与本工程所选用的脚手架体系相关的标准皆应纳入,不要遗漏,以最新现行版本为准,不要选用过期版本。注意参考书籍如《施工手册》等,不得作为编制依据。分类排序,避免重复。

1.1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1.2国家、行业、地方规范、规程

1.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北京为例)

1.4其他

2.工程概况

主要描述与工程脚手架搭设相关关的设计概况、工程概况等,应突出外脚手架在搭设、使用、拆除等阶段可能造成外脚手架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包括现场重难点和技术重难点)分析,并明确应对措施。

2.1设计概况

2.2工程简要概况

2.脚手架工程概况

说明建筑结构外缘的结构特点,是否为挑板、板厚、梁截面、柱距等,与脚手架附着相关的结构概况以及搭设脚手架的用途。

脚手架工程概况表

说明:脚手架类型:单排、双排、落地;

脚手架基础情况:底板、结构楼板、自然地面、回填土。

2.4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分析在外脚手架在搭设、使用、拆除等阶段可能造成外脚手架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现场重难点和技术重难点)分析,并明确应对措施。

施工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施工安排

.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总控进度计划安排,并结合现场实际进度,按施工部位进行工期安排。

.2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

.2.1项目管理层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技术小组,专门负责脚手架施工方案设计、实施、验收、改进工作,从项目负责人到施工班组的项目管理层组织机构图,要求明确到具体责任人,人与岗位职责要一一对应。

.2.2项目管理层职责分工

项目管理层职责分工表

.2.劳务层职责分工

劳务层职责分工表

.2.4工人数量及分工

搭设脚手架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建筑施工脚手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其他相关施工人员应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工人数量及分工表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明确施工方案编制、审批及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交底、培训、教育的具体要求。

4.2现场准备

与外脚手架施工相关的现场准备说明。需附现场平面布置图。如现场地基承载力不足,或施工期间降水较多,应进行地基处理,或修建脚手架搭设区域的排水设施。

4.材料准备

搭设脚手架所需钢管、钢管扣件、钢梁等周转材料需按施工部位提前进场,堆放整齐备用。材料进场后,按照物资采购供应程序操作,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扣件式钢管、碗扣架钢管、扣件等材料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质量检验报告,并由现场物资部经理或物资工程师、质量总监或质量工程师对材料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进行检查验收,并由监理随机见证取样抽取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复试。不合格物资严禁进场使用。

主要材料计划

备注:1)以上所列材料用量为估算量,具体应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2)进场时间随工程进度分批进场。

(1)扣件式钢管

1)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中规定的Q2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中Q25级钢的规定。

2)钢管宜采用Φ48.×.6钢管(验算承载力时以实际进场材料为准)。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钢管端部切口平整。

)新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硬弯、压痕。

4)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0-规范表8.1.8的规定要求。

5)旧钢管应无锈蚀,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若有锈蚀则其外表面锈蚀深度不得大于0.18mm。

6)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0-的规定表8.1.8序号4的规定。

7)钢管上严禁打孔。

8)钢管应涂有防锈漆。立杆、水平杆刷XX颜色防锈漆,剪刀撑刷XX颜色防锈漆。

(2)扣件

1)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的规定。

2)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4)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脚手板

1)木脚手板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中IIa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两端宜各设置直径不小于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2)木脚手板质量应符合JGJ10-规范第..条的规定,宽度、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第4..1条表4..1第一项的规定。

)不得使用扭曲变形、劈裂、腐朽的脚手板;

(4)安全网

采用经国家指定监督检验部门鉴定许可生产的厂家产品,同时应具备监督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安全网力学性能应符合《安全网》(GB-)的规定,平网采用P-×6m的锦纶编织安全网,网眼孔径不大于10cm。

4.4试验准备

进入现场的钢管和扣件必须按《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施工用钢管、扣件使用管理的通知》(京建材[]72号)要求进行现场抽验检测,只有进行抽验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应用到工程中。明确现场抽检材料、数量等,并由监理随机见证取样抽取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复试。

5.脚手架设计

5.1脚手架体系的选择

选择原则:确保安全、技术合理、经济实用、保证质量。常用外架形式有双排落地式脚手架、单排脚手架。

5.2脚手架方案设计

说明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脚手架高度应超出操作层上皮1.5米。

脚手架方案设计构造尺寸表

5.脚手架基础处理

1.脚手架基础是原状土或回填土时,应说明是原状土还是回填土,以及承载力数值。

2.脚手架基础是楼板时,应说明楼板的概况、承载力数值、是否需要回顶、回顶的层数。

5.4脚手架布置图

脚手架布置图应包含有布置平面图与剖面图。平面图中应有立杆的位置尺寸、离结构距离、连墙件及极马道的位置;剖面图要视不同部位脚手架形式分别绘制,图中要有详细的尺寸、做法。

5.5脚手架与结构拉结设计(连墙件)

应包含本脚手架所有涉及到的连墙件的设计间距、部位、形式及节点图详做法,并在平面图剖面图体现。

5.6脚手架出入口及上人斜道设计

出入口及上人斜道应有设计详图,并在平面图中标示出具体的位置。

5.7脚手架防护设计

明确水平、竖向安全网的设置,出入口处防护棚设置,挡脚板、防护栏杆高度等具体的防护设计要求。

5.8其他特殊设计

如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米时卸荷或双立杆设计等,应明确卸荷措施、部位、间距及相关节点详图;双立杆搭设高度、搭设方法等。

塔吊、鞋料平台、施工电梯处等脚手架的特殊部位搭设要求,搭设方法及详图。

5.9脚手架构造要求

(1)扫地杆设置

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部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mm。

(2)立杆设置

立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应大于mm;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或遗漏。为保证立杆接头错开,起步立杆采用6m杆与4m杆交替放置。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大横杆设置

大横杆设置在立杆内侧与立杆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遗漏。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与相邻立杆距离≤mm。同一平面上步和下步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需相互错开,不得出现在同一跨内且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mm。

(4)小横杆设置

每一主节点处必须用直角扣件在大横杆上搭设小横杆。主节点上必须保证有一根小横杆,此处小横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拆除主节点的小横杆。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mm。作业层小横杆间距不大于mm,且每跨架子内要保证最少有三根小横杆。

底部扫地杆处,小横杆搭设在大横杆下面;其它情况,小横杆搭设在大横杆上面。

(5)脚手板的铺设要求

a、脚手板连接要求牢固,板面平稳,必须用8#以上镀锌钢丝予以绑扎固定在横杆上,作业面必须满铺脚手板。

b、脚手板采用对接铺设时,在对接处接头处必须设置两根小横杆,脚手板端头与其下侧支撑横杆的距离控制在10~mm之间,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大于00mm。

c、脚手板采用搭设铺放时,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mm,且在搭接段的中部设有支撑横杆。铺板严禁出现端头超出支承横杆mm以上未作固定的探头板。

d、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为mm,其板长两端必须要与小横杆绑扎固定。

e、脚手板应设置在不少于三根的横向水平杆上,即铺层小横杆设置的间距不得大于立杆纵距的1/2。

Object:word/embeddings/oleObject1.bin

脚手板连接、搭接示意图

(6)为了保证脚手架外立面整洁、美观,在脚手架楼层处外立杆内侧密目安全网外侧设置mm高的三合板条,表面刷红白漆。

(7)剪刀撑设置

剪刀撑采用单根钢管沿脚手架外侧由下至上连续设置,与水平地面成45°~60°,跨越立杆一般为5~7根。剪刀撑钢管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长度大于1m,用不少于个旋转扣件固定连接。剪刀撑必须随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等同步搭设。搭设剪刀撑使用的钢管表面刷黄白漆。

(8)横向斜撑设置

横向斜撑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形连续布置。横向斜撑的设置间距不大于6跨,且在脚手架各拐角处、两个断开端头均要加设一道横向斜撑。

横向斜撑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mm。

(9)安全网的设置

外架外立杆内侧应随架子的搭设及时满挂绿色密目安全网,密目网绷拉平直,封闭严密。密目网要四证齐全,要有阻燃性能,其续燃、阴燃时间均不得大于4秒。绿色密目安全网必须用绑绳绑扎在脚手架外立杆内侧。

操作层满铺脚手板,操作层下方应用水平安全网双层兜底;在外立杆与结构外皮间每隔10m设置一层水平安全网。

6.脚手架搭设、使用与拆除

内容应包括外脚手架在搭设、使用与拆除各阶段的施工流程,搭设方法与要求,拆除规定与要求,以及相关的构造措施等。

6.1施工流程

明确脚手架的搭设流程,不同部位不同类型脚手架可能有不同的搭设及拆除流程。

6.2搭设方法及要求

外脚手架在搭设阶段的方法与要求,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的标准化要求进行搭设。

6.脚手架使用要求

外脚手架在使用阶段的要求。

6.4脚手架拆除要求

外脚手架在拆除阶段的方案及要求。

7.脚手架检查与验收7.1构配件进场验收

模架材料、产品的质量标准及进场检验程序及控制措施。具体可参考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0-规范8.1与附录D的规定要求。

7.2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明确脚手架搭设和使用阶段的过程检查,以及搭设完成后的验收时间,验收人员、验收内容及要求。

7.2.1检查与验收

明确脚手架搭设和使用阶段的过程检查,具体可参考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0-规范8.2的规定要求。

7.2.2验收程序及参加人员

明确验收程序和参加验收的人员。

应由项目部现场经理和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监理、工程、安全、技术、质量等有关人员对已经完成的工序进行验收,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经理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7.2.验收标准

脚手架在搭设过程和搭设完成后的验收标准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0-规范表8.2.4的规定要求。依据具体工程删减。

8.监测监控措施

外脚手架在搭设、使用、拆除过程中对其变形的监测监控措施等。应主要包括:监测点布置、监测方法、监测人员及监测设备、监测周期频率、允许变形值及预警值等,以及监测结果的反馈和对监测监控的管理规定等。)

允许偏差具体可参见《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0-规范8.2.的规定要求: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满堂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8.2.4项次1、2的规定;

附各部位监测点布置图。

监测仪器列表

9.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明确项目及分包安全管理小组,及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

脚手架在搭设、使用、拆除阶段、日常维护管理等保证架体安全的措施。

10.季节施工措施

雨、雪、风季、特殊气温等条件下的保证措施。

11.应急预案

主要包括:应急领导小组机构成员、联系电话及职责,施工过程中风险控制措施、应急救援措施、应急预案启动的条件、医院路线图等。

12.计算书

按照JGJ10-规范验算。钢管壁厚应按照现场实际测量的壁厚计算,建议不大于.0mm取。

包含:①小横杆强度、挠度;②大横杆强度、挠度;③立杆稳定性,包括有风荷载与无风荷载时;④基础承载力等。

1.附图

附图1:脚手架平面布置图

附图2:脚手架剖面图

附图:节点详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ym/1290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