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剪刀捅人”事件,和“昆山龙哥”如出一辙,嚣张的结局被反杀,唯一的不同点是,洛阳这起反杀大有讲究!
据悉,白衣男子今年24岁,刚结婚不久,他没想到的是,猖狂的后果竟然如此严重,连改错的机会都没有。
白衣男子生命终结了,我们来看这起反杀事件的细节之处:
视频中,白衣男子人多势众,这一点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殊不知,酒肉朋友有几个靠得住的?
而单“剪”赴会的黑衣男子,刚开始还比较低调,想坐下来协商,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分歧。
但是白衣男子没说两句,便对准黑衣男子的脖子邦邦就是三拳,这叫什么?压根没想着调解,而是仗势欺人,想让对方屈服。
殊不知,黑衣男子既然敢单“剪”赴会,断然不会被揍三拳后就忍气吞声。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黑衣男子拿出准备好的剪刀,招呼白衣男子。
后来的警方通报显示,白衣男没有救回来,死了。
他叫季某程,才24岁。
据说刚刚结婚,家境优渥,日子过得很不错。
可是这年轻的生命,就因为这起完全不该发生的冲突,葬送在了凌晨的烧烤店。
成为警情通报里,一个冰冷的名字。
年轻生命的逝去,总是令人惋惜。
但白衣男的视频在网上发酵后,还是受到了一边倒的抨击。
很多网友都觉得,确实是他自己仗势欺人,过分了。
其实这个白衣小伙,也未必是罪大恶极的人。
从完整版视频中可以看到,在两伙人发生正面冲突的时候,他没有加入打斗,甚至还参与了劝架。
但是,当黑衣男被喊过来,他可能忽然觉得自己厉害了。
可能是仗着自己这边人多势众,对方又来求和,觉得自己占据了绝对主导权。
所以嚣张地搂住黑衣男的脖子,连续出拳,逼他臣服。
可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低估了对手脾气。
视频里隐约可见,黑衣男的一只手,一直放在装剪刀的口袋附近。
他应该是一直准备着还击。
只是刚开始还不想把事情搞大。
而白衣小伙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一拳一拳又一拳地打出去,直接逼出了对方的剪刀。
也逼死了自己的性命。
有网友的话,很让我感慨:
他少打一拳,可能都不会失去生命。
是啊,很多事情本来都有两种可能。
黑衣男是过来求和的,但他也拿了剪刀,做了防卫的准备。
你给个台阶,他就下来了,事儿就过去了,双方皆大欢喜。
可偏偏逼人太甚,逼得他掏出了剪刀,和你鱼死网破。
河南剪刀案,和昆山龙哥案是有相似之处的。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很多次。
都是一方挑起事端,并且仗势欺人。
另一方委曲求全,想要息事宁人。
可是挑事的一方不知收敛,欺人太甚,终于激怒了想求和的人。
最后事情激化,双方鱼死网破,两败俱伤。
所以做人真的不能过分。
欺人太甚的另一个说法,可能就是自寻死路。
因为每个人都不是任人欺凌的小绵羊。
只是有时他们顾及后果,还没有亮出凶器。
你出两拳他可能都忍了,但那第三拳挥出去,痛的可能就是你自己了。
很多人都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看人家老实、态度好,就飞扬跋扈。
任性地欺负别人,鲁莽地激怒别人。
结果把人惹急了,自己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黑衣男子为什么要用剪刀?说明他是懂法的,或者说行动之前查阅了大量资料,做好了充分的自保准备。
剪刀虽然带一个“刀”字,但是在法律层面不属于管制刀具,而属于“日常用品”。
再加上黑衣男子一人面对多人,显然是弱势一方,白衣男子先动手打人,黑衣男子被迫实施防卫。
而白衣男子被捅后要逃跑,黑衣男子并没有乘胜追击,这一点也十分关键,说明他不是故意伤害。
社会的安定要大家共同遵守社会秩序,要不闹事,不惹事,不怕事,不躲事。这些做人的基本原则要遵从,必须遵纪守法,做一个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好公民!对于河南洛阳“剪刀捅人”事件客观事实认定:
1.黑衣男过去不是主观故意要去杀伤人的,至于是和解还是协商等警方调查事实。
2.死亡原因也不是心脏等要害,有可能是气胸引发呼吸困难致死,等医学鉴定。
3.白衣男在人多势众的情况下搂着别人脖子已经做好了攻击前准备,黑衣男当时并未反抗而是和对方人员沟通,所以白衣男攻击意图明显,至于空手能不能致死那是另外一层意思,假如拳王想打死一个人,他就根本不用武器,那他的攻击就是不是就不算谋杀而算意外致死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一把小剪刀也属于意外致死啊!
4.法律断定不会以死亡结果和使用的工具来认定是否正当防卫,而是以行为人当时是否因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措施来认定,致于不法侵害是拳头还是工具第三点已经讲过了。
5.如果说白衣男方面只是想要谈判和解的话,就不会主动攻击三拳甚至更多,如果黑衣男没反抗的话。从后面群殴黑衣男就可以看出仗势欺人的倾向,如果只有白衣男一个人的话他还会去搂着黑衣男的脖子打三拳吗?估计不会这么猖狂吧!
如果黑衣男不反击的话,就不是三拳的问题了,有可能会四拳、五拳、六拳的不断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