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向贤德自拟健脾降糖方治疗2型糖

点击上方蓝字,了解中医健康资讯

中医之“消渴病”始见于《素问奇病论》,其症状主要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乏力等。在现代医学属于糖尿病的范畴,是一种全身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中在临床上以2型糖尿病较为多见,并常常多伴随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引发“消渴病”的原因多数是饮食失节、情志失调所致:一日三餐饱食无常,长期过食肥甘寒凉之物,以及醇酒厚味、腥辣香燥等物会损伤脾胃,引起脾运化功能失职而导致积热内蕴,化燥伤阴,消谷耗液而发为“消渴”;此外,精神压力大引起郁怒,日久而伤肝,致郁火化热,灼伤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且脾有运化水谷,水湿和脾主升清的功效。脾运化功能失职导致脾胃受燥热所伤,运化无力,不能将水上输于肺,肺津不布直趋下行则小便频数、量多;水湿停留于体内,溢于肌肤则水肿;脾阴不足,口渴多食易饥;脾气虚不能转输津液,水谷精微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气虚无力,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则血瘀;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则形体日渐消瘦。

可见“消渴病”的发生,其病因主要以脾虚为本,燥热为标,痰、湿、瘀为病理因素。笔者在临床上治疗消渴病,以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生津止渴、活血通络为大法,自拟“健脾降糖散”治疗2型糖尿病:

药用黄芪、党参、云苓、炒白术、怀山药、陈皮、葛根、桔梗、鬼箭羽、泽泻、生山楂、沙参、麦冬、生地黄、牡丹皮、五味子、天花粉、当归、川芎。以上诸药粉碎成散剂,每次3克,每日3次,连服9个月。停服降糖药三个月,血糖指标正常。

黄芪、党参、云苓、炒白术、陈皮、怀山药益气健脾,淡渗利湿祛痰:葛根、桔梗、鬼箭羽、泽泻、生山楂升清降浊,沙参、麦冬、生地黄、牡丹皮、五味子、天花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当归、川穹活血化瘀通络。诸药合用,使脾之功能健运,则痰湿除,燥热清,瘀血去,诸证故可治愈。

圣爱中医兴业馆名老中医向贤德教授简介

圣爱中医兴业馆坐诊名老中医向贤德,湖北省中医药大学教授,医院退休专家,主任医师。生于湖北巴东,15岁从师习医,跋山采药,深受民间传统医学文化的熏陶,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工作于医院针灸科,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近50年,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发表专业学术论文70余篇,系统研究中医内、外科学、方剂学,对各种中医内科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有独到见解,著有《向贤德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等书,擅长以毒攻毒、针药并用、针到药调,治疗内、外、妇、儿、皮肤等各类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擅长治疗:1、呼吸系统:各种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各种类型支气管哮喘,慢阻肺,肺气肿,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扩张并出血性疾病,急、慢性细菌肺炎,免疫性疾病的肺部疾病,红斑狼疮及风湿、类风湿病所致的肺部病变、肺纤维化改善肺功能,急慢性肺脓肿、儿童及成人普通病毒性肺炎,肺癌术后恢复期治疗、肺癌晚期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中医药综合治疗。

2、消化系统:急、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急慢性小肠、结肠、直肠炎,急慢性痢疾,慢性阑尾炎,慢性胰腺炎,糖尿病二型、胆囊炎,胆石症,胆汁瘀积症等。

3、心血管系统:心肌炎,扩张型、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风心病,心动过速,心神经官能症,迷走神经神经扩张症,高血压血病,高脂血症等。

4、脑血管神经系统:脑溢血后遗症的中医药综合治疗,脑梗塞(梗死)后遗症的中医药、针灸综合治疗,蛛网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的中医药、针灸综合治疗,脑白质病,大脑发育不全致软瘫的中医药、针灸综合治疗,外伤性脑萎缩、脑功能衰退的中医药、针灸的综合治疗,上运动神经原病,躯体趋动症,渐冻症,下肢功能紊乱症。

5、骨关节系统疾病:各种类型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肌肉障碍综合症,肩周炎,颈肩综合症,颈背综合症,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损伤,足筋膜炎、滑膜炎。

6、内分泌系统:甲状腺结节、囊肿,甲亢,甲减。

:向贤德教授兴业馆坐诊时间:每周一、周五全天。因就诊向主任的患者很多,多数都是老患者介绍新患者,全省各地慕名而来,挂号排队需提前1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ys/88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