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临证实战大黄附子汤

胁痛(胆囊炎):

黄某某,男,50岁,右胁部疼痛1周余,

初诊:有慢性胆囊炎9年余,每于饮食不当、熬夜或情志因素便发作右胁部疼痛,此次发病因1周前晚餐过食油腻生冷,开始时腹部胀满,继之疼痛,时轻时重,服用一些消炎利胆药无效。诊见:右胁部疼痛阵阵疼痛不适,口咸,口稍干、不苦,无汗,大便困难,舌暗,舌苔白腻,脉沉紧。四诊合参,辨为少阴、阳明合病,也即是厥阴病,阴寒内盛,阳气不运,积滞成实,乃实寒内结,当温下之,予以大黄附子汤原方:生大黄9g,炮附子9g,细辛6g。疗效特好,服1剂后,自感一股清凉之气直趋疼痛处,半小时左右便止住了痛,3剂后疼痛完全消失,后来又犯病几次,皆是用此方控制住。

辨治体会:用这个方子单用或合方辨治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胆石症合并胆囊炎等,疗效都很好,但关键是要病机为既有阴寒之证,又见阴结里实。用此方药量之比例非常重要。炮附子可据证而定,但大黄,细辛之比必须是3:2。

《金匮要略》治疗寒食内结腹满痛条文说:“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大黄三两,炮附子三枚,细辛二两”,大黄泻下通便攻里实,附子细辛温阳散寒并可制约大黄寒凉之性,三药相合,寒温并用,温通大便而泻内结里实。大黄附子汤常用于阳虚寒实内结所致之胆囊炎、胆石症、肠梗阻等疾病所致之胸胁、腹部疼痛。还可加减应用于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症见阳虚寒实内结便秘者。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当归四逆汤治疗硬皮病

经方临床应用--深究方规抓住主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yy/106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