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一张纸他和他的剪纸出现在了十四

白癜风防治专项援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他,带着一把剪刀从陕北到渭南,从渭南到全国各地、甚至到了国际,这次他带着剪刀又走向了十四运。他,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艾晓。今天,我们一起聊聊他和剪纸的故事。

将静态剪纸与动态体育结合50幅作品被展览

走进渭南体育中心,在展览馆陈列着50幅关于十四运的会徽、吉祥物、及一些体育项目的剪纸画,这些剪纸画便是出自于艾晓的手。

“这些剪纸我差不多花费了10个多月时间完成,每幅画都是我用心研究过,没有底稿,几乎每幅画都是一蹴而就。”艾晓说,从去年开始,他就在琢磨怎样能把剪纸和十四运能结合在一起,通过不断地想、学习,在灵感迸发的那一刻,他凭着一把剪刀,完美的将一幅幅体育项目活灵活现的展现了出来。

记者看到,这些剪纸中有足球、射击、摔跤、体操等,每一幅剪纸中人物像很细腻,小到眼神、嘴角、衣褶,大到人物的动作、形态,体育器材的状态等,看得出来剪纸人高超的刀法技艺。

“这些作品中,踢足球这副、骑自行车这副我都很满意。”艾晓介绍,踢足球这副,虽然有个足球员只有三分之一的身体呈现在画中,但看到这副静态的画,可以感受到这副剪纸像是在动,两个足球员的形态形成鲜明对比,很好的诠释了足球场上的动态。

“能将剪纸的静态和体育的动态结合起来,用我的剪刀剪出这些作品来,也算是我对十四运出了一份力。”艾晓说。

6岁结缘剪纸12岁剪出第一幅人物像

在艾晓讲解这些作品时,记者便发现在他的左手大拇指和中指有很厚的茧,而且手里拿着一把小剪刀。“这把剪刀我随身会带,所以我的网名一直是‘一把剪刀走天下。’”艾晓说,由于他是左撇子,长期用剪刀,所以手上经常会起茧,有时严重点手上最厚的茧差不多有1厘米左右。而且他有时把剪刀会放进裤兜里,结果不小心就会扎到身上。

聊起和剪纸的结缘,艾晓说,他出生于陕北米脂,受家乡氛围影响,6岁起就会剪纸,但那个时候身边人都是根据画的样子剪得。

“我当时就想能不能不根据样子,自己剪。”艾晓说,他抱着试着的状态,在没有底稿的情况下剪纸,结果出来的作品算是有模有样了,随后村里人有喜事他还会经常帮忙剪各种图案。

12岁时,艾晓成功的剪出了第一幅人物剪纸:天女散花。“当时的纸有A3纸那么大,剪了有一天多时间,剪出来后我都不敢相信是自己剪的,当时特别激动,兴奋的都睡不着。”艾晓说,剪作品很苦很累,手会起茧、背部、腰部都会疼,但看到作品时,感觉一切都值了。

剪纸对他来说像情人准备办一场“百团大战”

从6岁到46岁,艾晓与剪纸相随了40年。他说,剪纸对他来说,就像他的情人,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他的灵魂。

“我平时会剪系列,比如十二生肖、四条屏等。”艾晓说,目前,他剪了快个团花,后续想办场“百团大战”。对他来说,一把剪刀一张纸,不需底稿,只要有灵感,心够诚,就可以完成一幅作品。

当他旅游时,他会特别留意一些建筑上的雕刻,会学习古人在雕刻上用的技法。“一幅好的作品首先你的功底要足够扎实,然后你要足够能吃苦,还要有想法,这样才具备成为剪纸人的要素。”艾晓说,他看中每次创作的机会,只有在有灵感、有思想的时候他才会进行剪纸,他要每一幅作品都是精品,所以他会不断的学习,让作品更出彩。

在和艾晓聊天的过程中,记者感受到了他对于剪纸的痴迷,尤其提到他的一些作品时,他描绘的绘声绘色,仿佛在他的世界中,这些剪纸作品真的跟“活”的一样。

华商报记者赵峰编辑李悦郭乔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yy/127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