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苏东坡在钱塘担任太守时,曾经游览净慈寺。他发现80岁高龄的住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十分惊奇,便询问驻颜妙法。住持说:“我每天用连皮嫩姜切片,温水泡服,吃了40多年。”
图:苏东坡
苏轼回去之后,特意记载了这件事,并写了一首诗:“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每日清晨饮一杯,一生容颜都不老。”这首诗被后人叫做“驻颜不老方”,许多养生医籍均有转录,足见生姜对于抗衰老的功效。
原来生姜还有这等奇妙,它真是天赐的延年珍品啊。
《论语》记载孔子说过:“不撤姜食,不多食。”每次吃饭,他都要吃姜,但是每顿都不多吃。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孔子食姜的嗜好进一步作了阐释,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
明代徐霞客是旅行家,孤身上路,长途跋涉,生病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徐霞客的行囊中必备的一样东西,就是姜。他每天早上都有嚼食生姜的习惯。姜能够促进阳气的生发,使人活力旺盛,精力充沛。野外露宿,湿气侵入,偶感风寒,他就立即“饮姜汤一大碗,重被袭衣覆之;汗大注,久之乃起,觉开爽矣”。
姜还救过皇帝的命。民间传说,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征战河南音山,身染瘟疫,久治不愈。当地百姓献方“生姜萝卜汤”,刘邦喝后病情大减,再一喝即药到病除。另一传说,南北朝时期,宋明帝喉中长疮,疼痛不已,脓血不止,到后来,连水都咽不下去了。当时的名医徐文伯诊断后,认为明帝是中了生半夏之毒,让明帝每天吃三次生姜,每次吃五两(古代16两为1斤)。果然不久之后就解除毒素恢复健康了。
吃姜注意事项
1.生姜皮是味良药,是否去皮有讲究。为整体功效建议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鲜姜洗干净后即可切丝分片。
生姜皮也是一味良药。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止呕解毒的功效。而生姜皮味辛、性凉,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因此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的说法。
因此,要看具体情况。比如说风寒感冒以及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胃痛等,喝生姜红糖水可以缓解,此时的生姜最好去掉皮,因为生姜皮有碍于生姜充分发挥其辛温解表的作用。相反,如果是治疗一些热性疾病或水肿,如便秘、口臭等,最好单独用生姜皮,而不要用整个生姜。
在烹饪中使用生姜则建议最好留皮以免上火。通常情况下,加入菜肴中时生姜皮最好不要去掉,这样可以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充分发挥生姜的整体功效。只在一些特殊的时候,才建议将生姜皮去掉,如脾胃虚寒者,或在食用苦瓜、绿豆芽等寒凉性菜肴时,应去掉姜皮。
2.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3.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4.不要吃腐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
5.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的原则,如果说不是用于医治,不宜多吃。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
温馨提示:姜的好处
《神农本草经》记载,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祛痰祛寒、补气平喘的作用,经常被用来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等症。
更多姜的知识,欢迎点阅读原文。
好文章推荐:
糖尿病之食疗自愈
一、素食经营点这里:
素食婚宴席如何办!素宴好处多!素食哥与素食联盟来支持
素食可提高智慧,有无根据?学校供素食好吗?-素食哥金宏谈素食-6期
好何做好素食餐厅-独特卖点-素食哪些事11期
素食餐厅的独特卖点
素食文化宣传
素食餐厅如何宣传图摘
二、素食好处:
吃素食的好处与利益
吃茄子能治疗7种疾病,很多人都不知道!
素食改变人生
癌后余生,向素而生
教饮食14|素食的环保、保护动物与健康意义
三、教素食:
教素食︱谷物和豆类这样搭配,营养美味利健康
素食头条丨头一回,素食列入大学课程!
教素食20|素鲍汁扣白灵菇
16位吃素的名人——与您谈吃素!丨感恩名人的勉励
教素食12|水果饭团+彩蔬炒杂粮饭
四、素食与综合资讯:
头条丨素食小城或城市在中国将出现丨印度意大利……素食城市已经出现
素食头条丨建设素食小城梦想丨俄罗斯素食社区维达村已经行动
面对“年素食年!”我们能做什么!
帝王主席总理等领导者与素食的故事
新中国首任副总理,素食50年高寿87
素食文化宣传
素食餐厅如何宣传图摘
一家素食幼儿园的一周食谱--营养又健康
感谢您的转发!
祝更多人吃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