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轻声关门是否涉及个人修养问题人民

文网上曾有一个问题:“轻声关门是否涉及个人修养问题?”网友在其底下的回答都一致地认为:“是”。门里门外,很容易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电影《廊桥遗梦》中有个细节,女主人的丈夫和孩子总是大声地关门,怎么说也没有用,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怎么说他们都不改。直到后来她遇到一个摄影师,那个摄影师很有礼貌,每次出去都会轻轻地将门带上。这就体现出了差别。一个是只会随心所欲让自己舒服,另一个则懂得尽量让别人过得舒服。人最大的教养,是拥有一颗时刻为他人着想的心。教养从来都是体现在最细微的地方,比如说话、眼神、坐姿,还比如开门和关门。开门的时候等一下,看看后面有没有人,是对后来人的体贴;关门的时候放轻一点,不发出大的声响,是对屋里人的尊重。“开门”和“关门”是一件小事,有些人时刻注意,有些人不以为意。但就是这样的小事,却能体现出一个人会不会为别人着想,懂不懂得尊重别人,能不能由己度人的品质。以前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说的是职场中开门与关门的礼仪,内容十分详细。上面说:如果是朝外开的门,应该先打开门,再请别人先进;如果是朝里开的门,请客人领导进去的时候一定要先一步入内拉住门,再侧身请别人进去。开门关门的态度,不仅仅是对于领导和客人的尊重,也是体现自己对于一件事的负责程度。不仅是开门与关门,完成好工作中细节上的小事,体现的都是自己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有时候,态度比能力重要,选择同样比能力重要。”能力再好,态度不行,自然也不会讨喜。门里门外,看的也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随手关门是一种习惯,也是生活中的细节。“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培养看似细小琐碎,实则决定命运。胡适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就举了许多事例:“一个药厂的厂长因随地吐了一口痰,外商就终止了谈判;菲利用‘一把椅子的问候’,从此走上了让人梦寐以求的成功之路……”这些细节和习惯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更隐藏了成功的机遇。坏的习惯害人害己,而好的习惯,不仅利于自己,还造福别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以小见大,小事做好了,大事自然也就尽在掌握。“言为心声,行为心表。”《菜根谭》里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修养亦如此,不仅有宏观的道德,更是细节的温度。用电梯或者进门关门时,注意看看后方有没有人,伸个手挡一挡,等一等;看到别人在伸手挡着门等待后方的你,而我们离得略远的话,也请跑动一下,节省彼此的时间;递东西给别人的时候双手奉上,态度诚恳一些;如果是剪刀等利器,还请把尖头留给自己,把更安全的那头递向对方;在安静的办公区、阅读室,穿了高跟鞋或皮鞋还请小心一点地走……心理学家丹尼尔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能抵达的高度。”身段姿势低了,为人的修养也就高了。这些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小事,有些人时刻注意,有些人却不以为意。但就是这样的小事,却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态度和习惯。其实,生活中每一个体贴的小事表现出的都不是“小事”,姿态放低一点,层次就会高一点。“开门”如此,人生也如此。本文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com/myzl/12799.html


当前时间: